2012/12/15

20121215 霞喀羅古道





 



霞喀羅山是山名,溪名,更是此地泰雅族人的社群名。


"霞喀羅古道"原住民稱Duge Silin,意思是"年輕人的路", 為日據時期的警備道,也是聯絡新竹兩大地部落五峰和尖石的重要交通幹線。


 

 




 



12月的霞喀羅,只想遇見楓紅


是楓香亦或是青楓,傻傻分不清。



 


 



楓香是台灣的原生樹種,落葉性喬木,可高達20公尺以上,是喜歡陽光的樹種,葉片大多呈掌狀三裂,互生或叢生於枯條頂端,果實是圓球型蒴果具有芒刺



 




 



 



青楓是槭樹類,楓樹同樣具有紅葉的特性,它的葉是對生葉,五裂裂掌狀葉,果實是兩翅一顆的翅果。



 




 



當温度降低時,葉內葉黃素分解,花青素和胡蘿蔔素開始顯現。


大部分中低海拔的楓樹,温度不夠低,葉片轉黃就掉下來了。



 





 



這回在馬鞍看見了大片的楓香襯著陽光,黃色,透黃,透紅。原來略顯沉重的綠,頓時清透起來。調色盤裡一律的暖色調。


 

 



 


早上6:30 台北車站6號出口21人中巴。


 




 



來爬山。。領隊:秀秀



 



 



9:26秀巒辦入山證



 



 


10:19 開步走


 



 


霞喀羅古道又稱「石鹿古道」,其名稱是因為需跨越霞喀羅大山(鞍部1960m ,海拔2234m)而得名


 



 


古道共長23公里 ,位於13002300多公尺的中海拔山區


 



 


 



 


單日行程不逞能,今天走養老到白石吊橋,來回共計18公里


預計 2:00 抵白石吊橋


狀況有異者,2:00不管在何處,立即折返.4:20回登山口. 


 





 



北部的雨下到昨日,今日陽光讓人雀躍



 



 



落葉鋪地,有彈性的地墊。



 




 


古道木橋



 



 



山中澗泉



 



 



小坍方



 



 


奮力直伸天際的竹林


 



 



 



蜿蜒山徑,幽幽曲曲



 




 


第一道無感高繞


 



 


12:55馬鞍,坊土遺跡


 



 



馬鞍是駐在所遺址,設於1922,撤於1959。



 



 


原是種植香菇的區域


 



 


後成楓香造林地


 



 


而今楓香成林 。。 


 



 



 


满地落楓,別有意境


 



 



又見竹林


人穿竹林過,枯葉乘風鈄飛而下


陽光下,落葉翻飛竹林間,颯颯有聲。



 


 



 其實一路的小坍方是不少。



 



 


這位大哥是在拍昆蟲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山中有不少遭遺棄的機車。。 


 



 


到白石吊橋有另一段較長的高繞


 



 


1:12 唯一一段有一點難出現 


 



 


拉繩陡下


 



 


二段木梯直下,沒玩過,不錯玩。。


 



 


這段木梯要用大腿的力量來爬


 



 


再上一段就到白石吊橋


 



 


最早建立1921年(大正十年)的白石吊橋,為運補車輛的順暢,橋寬達1.2米。


 



 



日人離台,原功能消失,於是在民國32年重修時,橋寬遂縮改成至90公分,總長145公尺。



 





 



橋下彎曲的急流是薩克金溪




 



 



山谷深澗,吊橋搖晃, 這才是吊橋的的本尊。



 


 


曾經荒廢 。。 


 



 




2:15 再拍幾張,趕回程。



 





 


回程光影有一點不一樣 。。 




 





 


來練個功吧。 



 



 


陽光鈄了。。


 



 


4:52 停車場,準備回程。




 


楓香满地,枝頭黃紅,爭擺姿態。


此行雖未能看到滿山紅葉,但天晴路清爽,陽光藍天為伴


難得冬日好景緻。


 


 


 


有關楓樹樹種及照片,感謝秀秀提供指導.


部分照片取自同行山友Taco, 比漾,特此致謝. 


 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